【本文來自《被困?突圍?史上最大畢業潮,聽他們聊聊求職》評論區,標題為小編添加】
什么?放著清北本碩博連讀不去,這是瘋了嗎?
在人們印象中“清北本碩博連讀”絕對是報考大學的頂級選擇,何況還是清北招生辦自己找上門來的。
(資料圖片)
但是這兩天,通過我、我愛人、考試父母與考生自己五人聯合,最終拒絕了這樣的誘惑,選擇了浙大下屬的某個學院。
為什么?因為這個“清北本碩博連讀”的機會有兩個專業,一是歷史、二是馬列,而這兩個專業的畢業方向只有一個好選擇,那就是留在清北當老師。
可是,考生本人雖然是陜西文科的前一百名,但他自己并不想當老師,而是想見識更廣闊的世界。
加之我和我愛人和她父母是很好的朋友,從小她就知道我和我愛人從事的注冊會計(包括財務管理、財務分析)的主要工作內容是什么,這個專業將來會有什么樣的發展,甚至還給我愛人當過一個暑假(高一寒假)的小助理。
因此,當她考完高考以后,我、我愛人與她的父母就按省狀元到省前五十,前五十到前一百,前一百到二百,一共劃分了五個檔次,也分別考察了從清華五道口到上海財經大學的錄取條件。
于是放榜后,就在她們班主任追著她母親要她去報“清北本碩博連讀”(這和老師自己的KPI直接掛鉤)的時候,考生自己給班主任說她自己有想報的專業。然后我們轉頭就給浙大打了電話,定了檔。
這就完了嗎?并沒有,我們又詳細計劃了本科四年可以考得的所有證書的計劃。
這就完了嗎?依然沒有,我今天又給我在四大與幾個投行的朋友打了電話,詢問了他們今年聘用的具體條件以及下面幾年的發展方向。
可以說,就在高考放榜的這段時間里,考生已經做好了近十年的規劃。
這是實實在在一個考生投檔的案例。
由于我們國家的高考制度,所以盡管我們兩家的資源并不少,但我們四個人作為學生家長依然得讓孩子從六點起床到十二點睡覺,沒有星期六、禮拜天也必須去補課,無非就是學校好一點而已。
可是這個考生的目標,卻是通過財務去了解與把握我國發展的脈搏,而我兒子的理想是去從事新能源;所以她和他都在默默承受著。
是的,她和他之所以能承受,就是因為只要自己的專業與就業情況,所以才會義無反顧得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
甚至在此策略的影響下,我愛人認識的另一個女孩,在中考失利的情況下,通過三年的奮斗從一個職業生變成了我們西交大的學生,今年論文答辯時就已經成了一個高科技企業的實習生。
為啥?因為那家企業不缺人,但缺女孩職校與她大學跨專業的復合型人才。
因此,老吳作為家長、老師與企業顧問,我把重要的話說三遍:一切以就業為主、一切以就業為主、一切以就業為主。
好了,基本這樣,絕無虛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