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夏季,全國各地“燒烤模式”進入“持久戰”,各種關于“熱熱熱”的話題霸屏網絡。近一段時間,記者從沈城多家醫院了解到,因腦卒中就醫的人群呈明顯增多趨勢。沈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沈陽腦科醫院)神經內科卒中隨訪中心主任肖瑩提醒,夏季高溫天是中暑高發期,也是缺血性腦卒中(俗稱腦梗)的高發時節,由于兩者發病頗有相似之處,患者及家屬常錯把卒中當中暑,延誤最佳治療時機,需引起人們的警惕。
A提醒:
(相關資料圖)
無論是中暑還是腦卒中
出現不適都應及時就醫
家住大東區的張大娘這幾天總感覺迷糊,“天氣太熱了,是不是中暑啊?”就在上周六,在家剛剛做完飯的她突感一陣眩暈,還伴隨出現了頭痛、惡心的癥狀,休息一會兒也不見好轉,家人見狀要送她去醫院,但她堅持認為只是輕微中暑,沒有大礙。就這樣過了幾十分鐘,張大娘開始出現言語不清,一側肢體不靈,家人急忙帶其趕到沈陽腦科醫院,確診為缺血性腦卒中,幸虧治療及時,沒有留下后遺癥。
“腦卒中有兩個高峰期,一個是溫度在0℃以下的寒冬,另一個就是氣溫超過32℃的盛夏。”肖瑩介紹,此時出現的中風俗稱“熱中風”,常由于出汗增多,體內水分流失增加,血黏度上升,血流減慢,導致缺血性腦卒中的風險上升;另外,夏季人體表面和外周血管擴張,血壓較其他季節略低。如未監測血壓前提下,降壓藥物繼續使用原劑量,有可能導致血壓過低,血容量不足,形成腦卒中;此外,高溫天人們采取降溫措施,出現大幅度冷熱交替,造成腦血管驟然收縮與擴張,腦血流量改變,對于血管能力調節欠佳的老年人,尤其會增加卒中風險。
腦卒中與中暑有一些癥狀相似,比如頭暈、惡心嘔吐、肢體無力、嗜睡等,那么如何快速區分以免延誤腦卒中最佳治療時機呢?肖瑩介紹,中暑是人體產熱和散熱功能失調,高熱是致病原因,去除后癥狀常常有所改善,像青少年、兒童、體弱多病長期臥床患者、孕產婦、高溫作業人員、站崗集訓士兵、運動員、學生容易發生中暑。如果是情緒激動、暴怒,尤其有基礎病的老年人出現類似癥狀多考慮為腦卒中。而且中暑一般是患者長時間處在高熱環境中,多會出現頭暈、面紅、身體發熱,而腦卒中患者雖處在高溫環境下,但并不一定會面紅、身體發熱。人們要注意辨別區分,無論是中暑還是腦卒中,當出現身體不適癥狀都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B建議:
識別腦卒中典型癥狀
獲取醫療救助及時正確處理
缺血性腦卒中發生后,每分鐘大約有190萬個腦細胞死亡。但如果能夠進行早期識別,并在發病時間窗內盡快送達有救治卒中患者能力醫院,得到規范治療,多數患者可以明顯恢復。因此,及時發現卒中的早期癥狀極其重要,越早發現,越早診斷,治療和康復效果也就越好。
肖瑩介紹,目前簡易腦卒中識別多用“卒中120”法鑒別:“1”看一張臉,面部出現不對稱,口角歪斜;“2”查看2只胳膊,平行舉起時有單側無力; “0”聆聽患者語言,言語不清、表達困難,簡單語句都無法準確表達。如果符合以上的一個或幾個,卒中風險較大,應盡快撥打120送往具備腦卒中救治能力醫院。還有一種更加細致的卒中識別方法是“BEFAST”口訣。前5個字母各代表一個早期癥狀,最后1個字母是提醒一旦發現卒中癥狀,就要馬上撥打急救電話,立刻就醫:“B”——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或協調能力喪失,突然出現行走困難;“E”——Eyes是指眼睛,突發的視力變化、視物困難;“F”——Face是指面部,面部不對稱,口角歪斜;“A”——Arms是指手臂,手臂突然有無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現在身體一側;“S”——Speech是指語言,說話含混、不能理解別人的語言;“T”——Time是指時間,上述癥狀提示可能出現卒中,請勿等待癥狀自行消失,應立即撥打120獲得醫療救助。
那么,如果初步診斷患者為腦卒中并且意識狀態模糊,在趕到醫院前家人如何應急處置?首先,保持正確體位。就是要使患者保持仰臥姿勢,頭肩部稍墊高,頭偏向一側,防止痰液嘔吐物吸入氣管造成窒息;第二,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果患者口鼻中有嘔吐物,應當設法弄出,以保持呼吸道通暢;第三,緩解緊張情緒。家屬應盡量安慰患者,緩解其緊張情緒,避免造成患者的心理壓力;第四,盡早尋求醫療救助。即刻電話通知醫療單位或撥打120,告知醫生患者病情,咨詢下一步處理,并準確告知地址,便于救護車運送病人;第五,正確運送病人。若自行搬運病人,應當注意2-3人同時用力。一人托住患者頭部和肩部,使頭部不要受到震動和過分扭曲,另一人托住病人的背部和臀部。如再有一人,則托起患者腰部和腿部,共同用力平抬患者移至硬木板床或擔架上。切忌抱、拖、背、扛病人。到達醫院后如確診缺血性腦卒中要進入“溶栓綠色通道”,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救治,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壞死的腦細胞。
C預防:
幫助血管“降溫”遠離腦卒中
八點提醒建議請收好
入夏后的“桑拿天”對老年人的腦血管是個不小的挑戰,要想平安度夏,遠離腦卒中,首要保護好血管。那么,炎炎夏日,有哪些簡單易行的辦法能夠幫助血管“降溫”呢?專家給出八點建議,供人們參考。
1.空調溫度不要太低。不應低于26℃,隔幾個小時要開窗通風換氣。同時不要讓空調冷風直吹,尤其是頭、背、肩、頸。2.保證飲水量,避免失水情況出現。夏季出汗較多,且體內的水分被大量蒸發。晚上睡覺前和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如半夜醒來也可適量補水,人體夜間睡眠時沒有補充液體,清晨血液黏度達到高峰。盡量避免失水情況,如大量運動、高溫暴曬、嚴重腹瀉等。3.三餐適量,清淡為主。多以新鮮蔬菜、水果為主,適當吃些瘦肉、魚類,保證蛋白質攝入。特別注意飲食衛生,以免發生腹瀉,導致脫水及體內電解質紊亂。4.外出運動避免高溫時段。選擇早晨或者傍晚進行散步、太極拳等運動,勞逸結合,并做好防曬措施。炎熱時段盡量減少外出,尤其溫度高、濕度大、人多的地方。5.避免用力過猛。頸動脈及椎動脈有狹窄或斑塊的患者,要避免需要突然發力的動作,比如打球、端物、排便、起床等。6.保持好心情。避免動怒動氣,以防血壓波動引起腦卒中發生。7.保證睡眠,避免情緒波動。每天保證7-9小時睡眠,過度勞累同樣會增加卒中風險。8.遵醫囑按時服藥。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及有腦血管病病史的患者,做到自我監測血壓、血糖、血脂,定期到醫院門診隨訪復查,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不要隨意增減用量。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王禹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