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張思陽、趙楊)6月29日,筆者從襄陽市審計局獲悉,該局從人才隊伍、研究型審計、貫通協作和問題整改落實四方面入手,著力增強審計監督質效,充分發揮“經濟體檢”作用,以高質量審計護航高質量發展。
以學鑄魂,強化審計隊伍建設。該局加強審計人員政治歷練、專業訓練和實踐鍛煉,把加強審計隊伍建設作為審計事業創新發展之基,著力提升審計干部專業精神、專業思維、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方法。積極開展計算機審計培訓,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線上組織網課學習,線下邀請業務骨干講解數據分析方法和技巧,夯實計算機基礎知識。組織開展計算機審計考試,提升審計干部大數據審計的意識、能力和技能。發揮“傳幫帶”作用,以“老帶新”、“強帶弱”的方式,優化審計隊伍組合方式,通過多渠道、多形式強化審計人員實踐能力,提升數據審計分析團隊綜合能力和協同作戰能力。
以研繪圖,強化研究型審計持續深入。一是以研定項,科學謀劃審計項目。充分發揮審計機關計劃管理的“龍頭”作用,深刻領會高質量發展重大決策部署的政治意圖、戰略謀劃和實踐要求,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謀劃審計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科學合理擬定經濟責任審計計劃。二是以研促審,著力提高審計質量。做實審前研究,深入調研部門單位歷史沿革、發展現狀、改革方向,以及該部門的職能職責、業務運行、內控管理等情況,沿著“政治—政策—項目—資金”主線,精心編制審計方案,合理確定審計目標、范圍、內容及重點,提升審計精準度。三是堅持“質量至上”原則,結合實際制定并實施《襄陽市審計局審計項目現場管理辦法》《襄陽市審計局審計項目效能考核辦法》等制度,強化審計項目時間管理、組織管理和質量控制,全面提升審計質量。
以合融通,強化協作配合,形成監督合力。通過制度設計,將審計監督與其他各類監督融合貫通,做到計劃互商、工作互通、資源共享、結果共用,強化協作配合,形成監督合力,更好地發揮審計監督職能作用。探索開展“審計先行、‘雙軌并行’、紀審同行”等工作方法,將審計監督與紀檢監察監督、巡視巡察監督等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審計人員專業優勢,加強人員配合,對被審計單位相關賬目報表、資產負債、資金流向等情況進行分析研判,提高審計質量。共享信息資源,對于在審計工作中發現的典型性、普遍性問題,及時進行梳理,分析原因,做到“靶向”治療,最大限度提高審計效率。
以改促進,強化落實整改,推動問題見底清零。襄陽市審計局加強對審計結果的綜合分析,關注普遍性、規律性、傾向性問題,注重從理順體制機制、促進完善制度、推動提升管理水平的角度,梳理出問題清單,提出建議。推進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扎實做好審計整改“下半篇文章”,按照“整改一項、確認一項、銷號一項”的原則,督促被審計單位切實履行整改主體責任。進一步完善整改聯動、報告、問責、結果運用和公開機制,壓緊壓實整改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責任和跟蹤督促責任,嚴格落實審計整改相關制度,推動從機制制度層面舉一反三、標本兼治,全程跟蹤督查,切實打通審計監督“最后一公里”,形成整改控制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