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獼猴桃產業成就富民強縣路、“田園經濟”讓村民吃上“文旅飯”、美麗鄉村建設繪就安居樂業新圖景……秦嶺山下、渭水河畔,陜西省周至縣依托良好的自然環境、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通過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方式,全力助推周至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周至縣重點圍繞獼猴桃、旅游等特色主導產業,制定《產業振興推進組2023年工作實施方案》等辦法,在用地、水電、金融服務優惠等方面提供支持,并成立產業、電商、鄉土等多個專項人才工作推進組,引進和培育高層次人才2000余人,助力農業農村現代化。”周至縣委書記聞其偉在6月28日召開的“田園經濟綜合體”周至模式推介會上介紹。
從事鄉村研究18年的華南理工大學鄉村振興與發展研究院院長葉紅認為,推動鄉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步是構建新型城鄉關系,即以城鄉融合發展為目標導向,推動城鄉社會經濟一體化,實現城鄉居民在收入、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和生活品質上的均等化,從而形成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城鄉互補、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周至縣利用自身比較優勢,發展特色現代農業,促進了城鄉資源要素流通,有利于形成良性城鄉關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增信深入調研“田園經濟綜合體”周至模式后說。周至縣立足本地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積極發展獼猴桃產業,目前全國30%的獼猴桃鮮果和80%的獼猴桃深加工產品來自周至縣;形成以綠葉菜種植為主的種植格局,成為西安市重要的“菜籃子”保供基地……為周至縣“田園經濟綜合體”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城鄉融合,需要塑造有別于城市的鄉村特征與鄉村空間。”此前多次到周至縣進行調研的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教授閆水玉認為,塑造新型城鄉關系,需要延續鄉村原有的聚落肌理,保留鄉村建筑形態和空間脈絡,同時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營造詩意的生活場景,讓鄉村成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田園理想棲居地。
聞其偉介紹,去年,周至縣一產增加值43.89億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8.66億元,村級集體經濟收益2576.26萬元,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4%,農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6%。群眾的日子正在向經濟富裕、生活富足、精神富有的康莊大道闊步前行。
“田園經濟綜合體”周至模式推介會由新華每日電訊、中國鄉村振興雜志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市鄉村振興局共同主辦。(本報記者張曉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