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在“2023年沈陽市開展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和‘振興新突破、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上半年工作情況”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上,市發改委副主任王志強就“著力加強項目建設,在提升城市發展能級上實現新突破”的相關情況作新聞發布。
百項重點任務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來,全市在實施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和“振興新突破、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中,堅持項目為王、招商為要、落地為大,狠抓項目“謀立推建”,推動上半年全市重點項目建設提速提質提效,主要經濟指標企穩回升、向上向好,展現了攻堅突破的奮進姿態和嶄新成效。
(資料圖)
總體看,“著力加強項目建設,在提升城市發展能級上實現新突破”專項行動104項任務有序推進,取得了積極成效。具體表現為:
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向好。上半年全市經濟指標呈現全面恢復、提質提速、預期向好的運行態勢,實現了“雙過半”目標。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5.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
城市核心功能顯著增強。“一樞紐、四中心”建設全面加快。中歐班列(沈陽)集結中心正式運營,中歐班列開行數量穩居東北首位;“12+24”重點工業園區持續推進滿園擴園,頭部企業配套率明顯提升,150萬噸乙烯“三機”等一批大國重器挺起“工業脊梁”;創新主體不斷壯大,全市科技型企業達到19677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13850家,數量穩居東北第一;融資規模持續擴大,本外幣存貸款余額達到4.3萬億元;旅游熱度不斷提升,上半年接待國內游客近6000萬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近600億元。
高質量項目群建設加快推進。重點項目開復工已近八成,強化“四比四看”“賽馬”等6大項目推進機制,上半年,全市開復工重點項目1913個,已完成全年目標的77%,其中產業項目開復工數量占比超過80%,華晨寶馬全新動力電池、億緯鋰能儲能與動力電池等一批超百億元項目加快開工建設;央地合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北京成功舉辦了沈陽與中央企業深化合作對接會,舉辦了“央企入沈共促振興”沈陽與中央企業深化合作對接系列活動,上半年共推進和簽約央地合作項目56個、總投資額4000億元,其中19個項目實現開工、總投資額1610.5億元;百億級大項目順利推進,30個百億元以上重大項目中,沈陽航空動力產業園等19個項目已開工建設,機場二跑道及樞紐設施功能提升等11個項目正在加快推進前期工作。
消費活力全面釋放。圍繞建設區域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消費業態升級等系列促消費活動,構建中街千億級國際商圈,改造提升太原街、西塔、北市場等核心商圈。
大干三季度奮戰全年紅
下半年工作重點將圍繞四個方面深度發力——
加快推進“一樞紐、四中心”建設。全力推進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提升等20項重大工程、90個重大項目。確保年內中歐班列開行數量保持東北第一、全國前列;各級各類科技創新平臺達到1500家,科技型企業超過2萬家;金融業務規模繼續保持東北第一;全市文化產業園區(基地)達到80個以上。
全力打造高質量項目群。圍繞“五大安全”和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5+1”領域,重點實施高端產業培育等20項重大工程,全年謀劃推進重點項目達到3500個。抓好土地、資金等資源保障,推動全年開復工重點項目2500個以上。
進一步促進消費活力釋放。聚焦建設區域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等五大消費行動,強化政策資金引導,研究出臺新促消費政策;大力開展促消費活動,高質量辦好消夏、金秋、銀冬等消費季主題活動和夜經濟主題活動,穩定汽車等大宗消費;大力發展首店經濟,培育壯大網絡消費。
強化主要經濟指標調度。分級、分類開展“日跟蹤、周調度”。對短板弱項指標,提前部署,有效彌補缺口。對工業、農業等關鍵性重點指標,深入挖潛增量。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劉國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