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沈陽經濟增速6.6%,分別高于全國、全省1.1個和1個百分點,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位列第一方陣。作為東北經濟的“排頭兵”,沈陽已連續五個季度經濟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半年報”里有哪些積極信號?是什么支撐了經濟連續增長?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在沈陽進行了深入調研。
經濟向好勢頭更加鞏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翻開沈陽經濟“半年報”,可以看到三個特征。
——逐季上升勢頭不減。沈陽經濟增速逐季穩步上升,今年二季度達到2022年以來季度最高增速,全市經濟向好勢頭進一步鞏固和加強。
其中,絕大多數經濟指標逐季回升,二季度GDP、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高于一季度0.7、7.7、1.4、1.8個百分點。
“沈陽經濟‘半年報’成績優異,為全年經濟增長打下一個好基礎。”遼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梁啟東說,沈陽作為東北經濟的“領頭雁”,實現新突破、展現新作為,對東北振興發展全局至關重要。
沈陽市工信局局長張文哲說,今年上半年,回升尤其明顯的是全市工業生產,2月以來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汽車制造業增長21.6%,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60.7%。
——投資增長引人矚目。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中,沈陽的投資增長尤為迅速。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2.2%,直觀反映出工業對經濟的支撐力以及企業對未來的信心。
工業利潤的提振促進了企業投資高增長。今年1至5月,沈陽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79.7億元,同比增長19.4%。張文哲表示,3月以來,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始終保持增長,高利潤帶動了高增長,高增長促進了高投資。
——大型項目支撐有力。今年上半年,沈陽新落地億元以上項目736個,同比增長14.5%。寶馬、億緯鋰能等一批國際國內巨頭圍繞新能源汽車在沈陽加緊布局、擴大投資,投資額均達上百億元。
德國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說,現在全球每三輛寶馬汽車就有一輛產自沈陽,公司看重沈陽的汽車產業和人才基礎,因此持續加大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布局。
目前,沈陽30個“百億級”大項目正順利推進。其中,沈陽航空動力產業園等19個項目已開工建設,沈北科教融合園等11個項目正在推進前期工作。
工業升勢強勁支撐經濟大盤
工業興則經濟興,工業強則發展強。亮眼的“半年報”顯示沈陽工業升勢強勁,上半年沈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5%,高于全國5.2個百分點。
——傳統產業回升向好。“我們始終堅持高于同行業水平的研發投入,持續深耕能源化工各細分市場,順利實現一季度‘開門紅’和上半年‘雙過半’的經營業績,其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5%左右,產品訂貨量同比增長125%左右。”沈鼓集團戰略投資部副部長張哲賢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