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隨著我國汽車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新能源汽車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產銷量持續上升,市場上的車型也越來越豐富。不過,近期有調查顯示,新能源汽車的整體質量有所下滑,需要企業引起重視。 近日,J.D.Power(君迪)發布了2023中國新能源汽車新車質量研究報告,以平均每百輛車問題數(PP100)表現新車質量,問題數越低,質量越好。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質量問題數為173個PP100,相較于2022年增加了21個PP100。其中,設計缺陷問題和新能源汽車特有問題所占比例增加,反映出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的同時,質量穩定性仍有待提升。 事實上,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上升,其質量問題也日益凸顯。根據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通告,2022年我國因汽車安全問題實施召回204次,涉及車輛448.8萬輛,分別比上年降低12.4%和48.6%。但在總體召回數量降低的同時,新能源汽車召回數量達121.2萬輛,同比增長31.5%,占全年召回總量的27%。此外,產品相關投訴也呈現大幅增長的態勢:2022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受理新能源汽車投訴舉報1.6萬件,同比增長62.84%,其中與質量相關的投訴同比增長77.35%。 應該說,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問題的增加有一定客觀因素,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在電池壽命、充電速度等方面有其特殊要求,給企業的技術水平和試驗測試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給汽車質量的穩定性帶來了挑戰。另外,J.D.Power中國區汽車產品事業部總經理楊濤表示,新能源汽車上越來越多的科技配置,也帶來了相應的品控和適配問題,從而導致新車型質量表現不如換代車型穩定。 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不夠穩定,在很大程度上也緣于車企過分著眼于新車型的迭代,相對忽視了產品質量。近兩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不斷加劇,部分車企為了迅速推出新產品來搶占市場,壓縮了研發周期,或在追求技術創新時對質量問題關注不夠,直接導致產品設計不夠完善,缺陷問題頻發。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迅速擴大、競爭者眾多的當下,如果產品質量不夠穩定,將不利于企業的發展。正如楊濤所說,在新能源汽車已經完成從0到1蛻變的今天,接下來競爭決勝的關鍵將回歸產品品質,車企加速推新的同時,仍需關注用戶體驗和質量管理。 基于此,車企在產品加速迭代的同時,應當以質量為先,加大研發投入,通過技術升級來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滿足消費者需求。與此同時,企業還要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管理,例如建立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減少次品率,提高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和操作技能等。對于管理部門來說,應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相關法規和標準,推動質量監管,對不符合標準的企業進行處罰,用機制和法規實現“良幣驅逐劣幣”;也可以考慮提供適當的政策支持,助力企業解決關鍵的共性技術問題。對于行業機構和其他組織來說,應加強宣傳,增進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了解,使其更正確地使用和維護車輛,從而減少因操作不當導致產品出現問題。 筆者認為,隨著行業對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問題的重視和關注,只要在推動技術創新、提高管理水平和完善政策法規等方面協同發力,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品質量就有望再上一個新的臺階。屆時,市場上將出現更多質量過硬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從而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