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 記者 張陽】智能可穿戴設備由于可以與身體長時間緊密相連,所以自誕生之日起,這類設備就天然地具備了收集和處理個人健康數據的潛力,接近用戶的優勢也使得智能可穿戴設備在健康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雖然,最初智能可穿戴設備被視為智能手機的衍生品,各種手環、手表產品的主要功能還是顯示時間、提醒手機消息、電話,兼而能夠計步。但是很快各大廠商們就意識到,通過內置多種傳感器,智能可穿戴設備可以追蹤用戶的運動、睡眠、心率、血氧等關鍵健康指標。進而通過數據分析有助于用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并采取適當的行動來改善生活方式或預防潛在的健康問題。這種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立刻就受到了用戶的熱烈歡迎。
(資料圖)
隨著技術的提升和理念認知的進步,智能可穿戴設備在健康領域的應用價值得到了更加充分的發揮,智能可穿戴設備逐步向專業健康方向發展,為個人提供日常運動與健康的管理與服務,形成個人的數字化健康資產/檔案。
建立個人數字健康檔案
華為自2014年入局智能穿戴領域的十年間,在不斷進行產品推陳出新的同時,通過不斷在運動健康監測、疾病風險篩查與主動管理等領域進行創新,HUAWEI TruSeen?體征檢測技術實現八年五代升級,在體征檢測的準確性和體驗上不斷精進,從讀懂每一次心跳,到對血糖、呼吸、血管健康風險評估等檢測,打開45個身體健康“密碼”,助力消費者的健康生活方式養成。截至目前,華為智能穿戴產品全球累計出貨量已超1.3億,服務超4.5億用戶,連續四年穩居中國智能手表市場份額第一。
8月5日,華為運動健康軍團CEO、華為終端BG智能穿戴與運動健康產品線總裁張煒在華為運動健康有技術暨HDC運動健康分論壇上,回顧了華為運動健康十年里程碑,揭秘了最新七大黑科技背后技術原理,公布了正在推進的三大創新研究項目,以及未來十年如何構建數字化健康服務體系。
無論是慢病管理還是健康監測,全都要依賴持續不斷的生理數據,醫療機構具有分析健康數據的能力,但是這個數據不可能在醫療機構持續采集,智能可穿戴產品是最適合普通人使用的設備,但是數據與醫療機構之間亟需一條聯系的紐帶。
張煒在運動健康分論壇上表示,“開放合作是我們一直堅持的方向,通過全面、便捷、專業以及智慧的方式開展研究合作、生態合作、服務合作,希望未來一起提升服務的體驗和能力,希望跟行業伙伴、國家機構一起建立更完整的、更多維度、更全面的個人健康檔案,基于健康檔案不斷完善,改善服務,這是未來構建數字化健康繁榮生態非常關鍵的一環。”
運動健康,華為闖過三道關
想要做全面的健康管理是一個宏偉的目標,但是并不是任何一個能夠生產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廠商都能達成這一目標,因為這一目標前面有三座難關。第一關便是硬件關,手表、手環要做得輕薄精美之外,如何融入各種傳感器,滿足可穿戴設備的硬要求;第二關是軟件關,傳感器收集的大量信息數據如何去除雜亂信息,保障采集的信息干凈、精準;第三關便是如何去分析相關數據,讓數據發揮真正價值,告訴用戶一次心電圖測試反映出的用戶到底可能存在哪些健康風險。
能闖過一兩關已經十分困難,即便有一些可穿戴設備能夠闖過第一、第二關,在面對第三關時往往也會束手無策,因為時間和資金投入都會過于巨大。
而十年里,華為運動健康在智能穿戴領域的研發投入和專利數量均居世界前列,目前專利申請已超800項目。華為在全球擁有10大研究所、3大運動健康實驗室,今年華為將在歐洲新建運動健康實驗室,加速穿戴領域專業研究在全球的布局。
其中,華為在三年前便聯合醫院開啟血糖研究,超過1000多名參與者佩戴華為手表進行長達十多萬小時的健康監測,獲得了近百萬條高血糖風險相關研究數據,發現血管彈性、睡眠心率、脈搏波等體征,在高血糖人群中具有自相似性,基于此設計出業界首創的“高血糖分形算法”,使華為WATCH 4成為首款支持高血糖風險評估研究的智能手表。
華為WATCH 4微體檢功能,攻克了多算法并行運作時的內存資源調度效率問題,采用獨創傳感器智能調度算法和動態資源管理機制,實現60秒可完成10項生理數據檢測,讓用戶更快、更全面地完成微體驗,牢牢把握健康的主動權。同時,在呼吸健康方面,華為創新搭載三重算法疊加和操作保障機制,用戶加入健康研究項目后,只需通過簡單的幾聲咳嗽,結合采集到的常規生理參數,即可實現肺部感染風險篩查、慢阻肺風險篩查、肺功能評估功能,更便于用戶進行日常的呼吸健康主動管理。
截至目前,華為與超過100家研究機構合作開展健康研究,包括心臟健康研究、睡眠呼吸暫停研究、血管健康研究、呼吸健康研究、女性健康研究等。此次HDC 2023上張煒還透露了,華為運動健康正在推進的運動與血壓健康、女性卵巢健康、情緒健康三大創新研究。
華為運動健康與眾不同的秘密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在記者參觀過的華為運動健康實驗室里,也看到華為用造價高達數十萬的設備對售價僅有百余元的設備進行測試就是為了讓運動健康設備監測數據更加精準。
可穿戴設備只是構建健康生態的起點,當有了個人的準確生理數據,再通過與專業醫療機構的合作,對數據進行解讀映射到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就能串聯起從健身康養,到醫療診治的各個環節,實現對全健康產業覆蓋的閉環。一塊小小的智能手表的就不再是電子產品的售賣,其背后是一個巨大的運動健康產業。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手腕上戴著的智能可穿戴產品,就是人們的私人健康管理專家。
所以,不只是全棧技術自研,打通智能可穿戴設備在運動健康領域產、學、研、醫、服的全鏈條,這才是華為運動健康在市場與眾不同的秘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