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1、《哀樂》馬可以“人民藝術家”馬可同志為主的延安音樂工作者們搜集素材,最后結合了兩首陜北民歌《繡荷包》與《珍珠倒卷簾》的主旋律,并將速度降為“極慢”,成為一首凄楚動人的管樂曲,以馬可為首集體創作的《哀樂》是現在國內最正式的殯儀用曲。
2、2、《葬禮進行曲》李桐樹1947年由作曲家李桐樹創作完成,自創作以來至今一直被國家定為國家正式儀式用曲。
3、至今這首曲子仍然與哀樂一起,在各種葬禮場合播放。
4、3、《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貝多芬該樂章通常被認為是“英雄之死”,羅曼·羅蘭稱之為“全人類抬著英雄的棺柩”。
5、這也是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
6、它所透露出的莊重、哀傷,又充滿美感和獨特的感情張力,由簡單主題發展出多種變化,是貝多芬成熟風格的代表。
7、4、《安魂曲》莫扎特作于1791年,分為八個部分,傳統曲式,采用了德文歌詞,但根據通用的規則,莫扎特也在樂曲上填寫了拉丁文歌詞。
8、它是一場巨大的精神洗禮,驚動你的每一根頭發,把你周圍的空氣都變得神圣,終有一刻令你無法言語、黯然落淚。
9、5、《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神秘園樂隊這首來自神秘園的歌曲自發行以來就被廣泛運用到很多表達悲傷的場合,非常能調動情緒,是殯葬人常用的背景音樂。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