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柳繞地區是新民市土地沙化的典型地區,每到夏季雨量大時就會出現漫灘,由于河水中含沙量大,河床抬高速度很快,在漫灘時造成大片耕地沙化。為有效解決柳河河床積沙問題,促進柳河流域綜合治理,新民市謀劃建設硅砂產業園,力爭2030年前實現百億產業級園區,采砂不少于1000萬噸,初步實現治理與開發良性循環。”8月7日,新民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趙洪軍對記者說。
新民市位于沈陽西部,科爾沁沙地南緣,是沈陽市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區之一,也是阻擋科爾沁沙地風沙南侵的重要屏障之一。根據全國第六次沙化土地監測數據顯示,新民市沙化面積為53.74萬畝,主要分布在柳河、繞陽河沿岸的大紅旗、大柳屯等13個鄉鎮街。對比2014年沙化監測結果65.1萬畝,新民市沙化土地總面積減少11.36萬畝,沙化土地擴張趨勢得到了有力的控制,沙化土地面積持續減少。
新民市被列為沈陽市三北防護林重點建設地區。目前,新民市“三北”五期防護林保存面積已達10.03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13.14%。在遼西北防風治沙固土三年攻堅行動中,2023年新民市承擔人工造林任務0.35萬畝、退化林修復0.2萬畝,人工造林任務現已全部完成,退化林修復任務將于11月底完成。2023-2030年預計完成人工造喬木林面積1.23萬畝,預計完成中幼林撫育面積19.2萬畝,退化林修復面積12.87萬畝,封山育林面積7.56萬畝。
新民市于2011年開始遼河生態封育保護工作,在遼河保護區內以河流中軸線為中心兩岸各劃定525米為界,形成寬為1050米、長119.9公里的生態封育區。目前,遼河段生態封育總面積達30.48萬畝,實現遼河全線生態封育,遼河干流河灘生態封育區植被覆蓋率達到90%以上,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新民市還積極推動硅砂產業園建設,目前已與秦皇島玻璃研究院對接,通過前期可研性報告,初步形成科技成果,達成戰略協議。現階段正在積極尋找投資商并編制產業規劃,推動硅砂產業在新民落地做實,實現柳河硅砂產業化利用,變沙為寶。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周賢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