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兆勤烈士在朝鮮戰場寫下的家書。
金城反擊戰突擊部隊把紅旗插上轎巖山主峰。 (資料圖片)
在河北唐山冀東烈士陵園里,收藏有一封志愿軍烈士傅兆勤1951年寄自朝鮮戰場的家書。信的內容只有短短數句,卻記錄了志愿軍單日殲敵最多的一場勝利,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資料圖)
志愿軍第67軍創造了志愿軍單日擊殺敵人的最高紀錄,僅傅兆勤所在的201師603團2營就消滅敵人1300人,他事后寫信告訴父母“最近打了一個大勝仗”。
金城南阻擊戰榮立三等功
傅兆勤1924年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白廟子鄉橫河村。同鄉付國建說:“我小時候,他還抱過我。他21歲就參了軍,擔任過班長、排長、連指導員、營教導員,年紀輕輕在部隊就有了很高的威信。聽父輩講,三叔回來過幾次,后來參加抗美援朝就再也沒有回來。”
1951年6月,志愿軍第67軍作為第三批志愿軍部隊入朝作戰,傅兆勤任第67軍201師603團2營教導員。
1951年8月31日,67軍正式接防金城以南地區沿三八線27公里的正面防務。10月7日,67軍防御陣地遭受美軍4個師和280余輛坦克發起的攻擊。67軍僅有5個反坦克炮連,只得主要依靠輕便的無后坐力炮、火箭筒和反坦克手雷、地雷進行反坦克作戰,采取邊打邊補充,邊搶修工事,白天失去的陣地夜間再奪回的辦法,與敵反復爭奪。
戰斗在10月13日達到白熱化。13日當天,美軍和南朝鮮軍投入了90余輛坦克和150架次飛機,參戰步兵達到17個步兵營。14日,則將步兵增加到了27個營,全天向志愿軍陣地發射炮彈10萬發,飛機整日投彈,凝固汽油彈燒紅了群山。
67軍一線守備部隊與敵軍展開了激烈的陣地攻防作戰,僅13日當天就殲敵近5000人。13日至15日,戰斗異常激烈,連兵團指揮所也不時遭到敵機騷擾。在緊要時刻,作為預備隊的201師投入戰斗一線。
傅兆勤在營長犧牲后,當機立斷,第一時間站出來,深入前線,沉著冷靜接力指揮戰斗,進行政治宣傳,平撫了一線戰士的情緒,打贏了這場生死戰。
付國建說:“聽之前跟三叔一起當過兵的鄰居講,三叔在戰場上表現積極、作戰英勇,金城南阻擊戰中榮立了三等功,獲得軍功章。幾天之后,三叔又參加了司令部發起的局部戰術反擊戰,再次給敵軍以沉重打擊。”
一個營就消滅敵人1300人
1951年11月初,67軍回撤休整轉為二線部隊,也就是在那時,傅兆勤給家里寫了信報平安。
父母親二位大人:
又好幾個月沒有通信,近來大人身體健康吧?今年收成怎樣,很好吧?請來信告知。
兒在舊歷五月份參加了志愿軍,最近打了一個大勝仗……我們一個營就消滅敵人一千三百人(大部分是美國鬼子)。
兒自入朝以來身體健康,工作順利,一切都好。請大人勿念,希今后多來信。
祝大人身體健康。
兒克勤
十一月廿八日
傅兆勤原名付克勤,所以信中末尾署名克勤。入朝已數月的傅兆勤迫不及待地與父母分享他在朝鮮戰場上取得的戰果,這封信真實反映了當時的戰場態勢,客觀記錄了67軍名揚天下的那一戰。
僅他們一個營就消滅敵人1300人,而67軍經過3天血戰,頂住了敵人的瘋狂進攻,敵人付出了傷亡1.7萬人的代價,67軍創造了志愿軍單日擊殺敵人的最高紀錄。1951年10月19日,《人民日報》頭版報道“我軍三天殲敵一萬七千”,全國人民舉國歡慶。
志愿軍總部也及時通報表揚了67軍全體指戰員,電文說:“我六十七軍在兩次防御戰中,均表現英勇頑強,雖然自己傷亡較大,但殺傷敵人更多,敵我傷亡成為二與一之比,使敵攻勢逐漸減弱,證明該軍在戰術上,工事構筑均有顯著進步,仍望繼續努力,徹底粉碎敵之所謂秋季攻勢。”
在1953年的一次戰斗中犧牲
1952年春,得到新任務的第67軍奉命在劍布里東構筑防御工事,以應對“聯合國軍”發動的“春季攻勢”。
1952年9月,第67軍奉命接替金城前線第12軍防務,大力開展冷槍冷炮及小分隊出擊活動,縮小了敵人活動區域。
1953年5月,67軍參加結束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后一仗——金城反擊戰役。201師在龍鶴山地區的科湖里一帶,打了一場非常漂亮的反擊戰。戰后,兵團司令員鄭維山給出了高度評價,甚至罕見地將此戰與上甘嶺戰役相提并論。
進攻科湖里東南無名高地的時間定在5月1日晚。602團攻擊分隊向敵陣地發起迅猛沖擊,只經25分鐘戰斗,即全部占領敵表面陣地,接著就轉入了消滅坑道之敵的戰斗。
為堅守已奪取的陣地,參戰各分隊迅速調整部署,搶修工事,準備抗擊敵人反撲。5月14日開始,南朝鮮軍第8師、5師先后在大量炮火和飛機的支援下,猛烈反撲,規模從一個營增加到一個團。201師按照白天打、夜間補充的原則,逐次令602團兩個營、603團一個營投入戰斗。戰斗至20日,201師共斃傷俘敵1300余人。緊接著,603團又拿下609.1高地,殲敵一個加強連。
此后在“十字架山”戰斗中,67軍經過46小時激戰,基本殲滅南朝鮮軍第21團,攻占其全部陣地,并擊退反撲之敵,將陣地向前推進4公里,斃傷俘敵5500余人。繼第60軍后,再創陣地戰以來一次突破敵團級主陣地,殲敵一個團大部的戰例。
據67軍簡史介紹,在10多天的激戰中,67軍先后攻占敵科湖里南山、轎巖山、官岱里西南山、602.2高地之間72.6平方公里的全部陣地。
“1953年,三叔在一次戰斗中,為了守住陣地,沖入一線,在頑強抵抗敵人的瘋狂進攻中犧牲。”付國建老人分析,“三叔很可能犧牲在金城反擊戰時。”
(感謝河北新聞網提供部分采訪素材)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周賢忠
關鍵詞: